首页 观潮新消费 卫龙魔芋爽首超辣条!跑出多款大单品,“完美食材”魔芋今年要加速起飞了?

卫龙魔芋爽首超辣条!跑出多款大单品,“完美食材”魔芋今年要加速起飞了?

当代零食爱好者,尤其是减脂门徒们,谁没为魔芋动心过?

从人类猫条“魔芋爽”到掀起果冻界改名运动的“蒟蒻果冻”,都是属于魔芋的高光时刻。

但更多的高光还是体现在实打实的数字上。

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第二曲线,占卫龙总收入百分比由上年度同期的43.5%增至53.8%;

盐津铺子大魔王麻酱素毛肚上市三个月连续霸榜抖音“品牌香辣零食人气榜”,实现线上月销2000万袋;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4年斩获“麻酱素毛肚全国销量第一”;

2020年,“ZUO一下”蒟蒻果冻上市,在IP屁桃的加持下,第一年GMV就突破亿元,喜之郎、旺旺、溜溜梅等纷纷跟进;

魔芋饺子细分品类也在短短两年间跑出年销近3亿只的品类冠军野人日记;

……

膳食纤维丰富、热量近乎为0、饱腹感强、口感口味百搭、可替代食物明胶、粉块条丝形态多样……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魔芋都称得上是一个完美食材,正如盐津铺子产品总监李剑的感慨,“魔芋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原料。”

事实上,魔芋已经在辣味零食的带动下经历了至少5年的高速增长期;迎头又碰上了“体重管理年”的绝佳天时,眼见就要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爆炸时代。

百变魔芋,爆款零食制造机

最初的魔芋只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餐桌上,后来又以“魔芋粉”“魔芋精粉”的形态在食品行业的大戏中跑了多年的龙套。直到2009年卫龙研发团队在成都被火锅里香辣爽滑的魔芋惊叹,有志于将其做成辣味零食,它才算迎来慧眼识珠的星探。

彼时,卫龙作为无人不知的辣条巨头,也面临着市场对于多元化的叩问,而其自身,也从未放弃“国民零食”的愿景。卫龙魔芋爽经历了5年的精细打磨,在2014年7月正式上市,足以见卫龙对这一新品的重视。

而魔芋爽也不负所望,不但在2022年底卫龙IPO时已经成为年销售超5亿的大单品,还拉高了卫龙的毛利率,并且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卫龙从辣条企业向辣味零食企业过渡的分水岭。

根据卫龙年报,2018年,魔芋爽等蔬菜制品业绩占比仅为10%,此后一路上扬,直至2023年占比上升至43.5%,并于去年正式以53.8%的业绩占比,成为卫龙业务中超越调味面制品的第一大品类。

2023年10月,卫龙上市全新魔芋辣味休闲零食“小魔女”,继魔芋爽后再次推出魔芋休闲零食新品;同月,盐津铺子推出了魔芋素毛肚子品牌“大魔王”。此外,良品铺子、佳龙、劲仔、口水娃、百草味、周黑鸭、来伊份、王辣辣、小浣熊也均在魔芋零食赛道有所布局。

大魔王也确实称得一声“魔王”。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

作为盐津铺子布局“新中式零食战略”后的第一个子品牌,大魔王联合六必居另辟蹊径,独创了“火锅麻酱毛肚”这一全新口味,口感爽脆、入口回弹,成功带盐津铺子跳出同类产品同质化的桎梏,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0到千万的突破。盐津铺子的魔芋制品半年入账3亿元,在其所有品类中占比达12.61%。

此外,劲仔食品2024年蔬菜制品生产量同比大增35.98%,也主要受魔芋产品的销售带动;主打减油减卡和地域风味的王辣辣魔芋制毛肚推出一年后也实现了销量突破2000万袋。

素毛肚赛道英雄辈出,蒟蒻果冻战场也不遑多让。

零食品牌喜之郎、蜡笔小新、dole都乐、旺旺、溜溜梅,渠道品牌盒马、山姆、麦德龙等都对蒟蒻果冻青睐有加,更别提一大批自得门道的白牌零食了。

事实上,大多数蒟蒻果冻并不是魔芋精粉做的果冻,只是在其中加入了魔芋精粉,以利用其中葡甘聚糖的亲水性、凝胶性等特点改善食物口感,并减少卡拉胶等添加。当然,更重要的是便于将其低热量、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等特征作为营销武器,以俘获减脂人群的钱包。

翻开社交媒体,认为“反正蒟蒻没什么热量,多吃点也不要紧”的消费者比比皆是,但魔芋精粉在蒟蒻果冻配料表上排位并不靠前,前排的果汁、糖浆、白砂糖等早就决定了“蒟蒻果冻”本身并算不上低糖、低卡的零食。

图片来源:ZUO一下

赛道卷起来之后,喜之郎直接抛出0卡概念,ZUO一下、旺旺、溜溜梅梅冻等则侧重强调0脂、果汁添加量等卖点。但无论如何,蒟蒻果冻在果冻界刮起了一阵成分变革的旋风,也让品牌们赚得盆满钵满,强如溜溜梅梅冻一经面世销量便突破1.6亿袋。

除零食外,魔芋更是轻食赛道的常客。阿宽食品、暴肌独角兽、野人日记等轻食或速食品牌,将其以魔芋面、魔芋饺子、魔芋凉粉等不同形态,进一步切入并拓展了魔芋在主食市场的可能性。

从零食到主食,在“健康”“减脂”“低卡”等概念的包裹下,百变百搭的魔芋,在追求健康轻食的消费人群中是当之无愧的明星食材,也无怪乎其能亲手托举起一个又一个爆品了。

供不应求,魔芋大国卷向上游

需求端的爆发传导到上游,同样是一场风暴。

“魔芋原料端的价格这几年一直在上涨。”野人日记CEO邢正轩对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表示;公开信息也显示,去年10月以来,鲜魔芋收购价格从每公斤从3元左右上涨到近6.8元,涨了一倍还多。供不应求正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据君屹资本测算,若以当前我国14亿人口的30%作为魔芋消费人口,以年食用精粉0.1kg计算,每年魔芋精粉需求约为4.2万吨。然而,当前全球产量约3万吨,这一原料缺口或将逐渐放大。而据方正证券数据,中国作为魔芋主产区,占全球市场比重超60%,几乎决定了全球市场的走向。

多位业内人士对观潮新消费表示现在正在采取从印尼进口等方式改善魔芋原料短缺的问题,以缓解由此造成的产能限制。

这无疑是行业火爆的重要佐证。

魔芋第一股“一致魔芋”对市场和原料端的变化感知尤为明确,作为美国嘉吉公司、百草味、三只松鼠、蜜雪冰城、康师傅、卫龙等龙头企业的合作伙伴,一致魔芋曾公开表示,“2020年开始,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的大幅增长,使得公司魔芋食品的订单量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一致魔芋也面临着毛利低的问题。

基本面来看,“一致魔芋”近几年的业绩变化正是赛道增长趋势的一个缩影,其中2024年,境内业务增速高达39.07%。

出于对市场的看好和利润率提升的需求,除B端ODM业务外,一致魔芋也开始发力自有品牌,其孵化的“魔乐哥”素毛肚业务主要通过线上、本地旅游渠道、线下经销商进行营销,目前呈现出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深耕魔芋领域22年的山东民安食品、首创魔芋贡菜品类并占据这一市场70%份额的湖南艾妍食品、魔芋全产业链生态企业四川东方魔力生物科技等行业头部选手也都在各自的赛道默默完成着蜕变。

尤其是坐落于四川绵阳,在四川、云南等地建成5万亩种植基地的东方魔力更是卷向上游的典型代表。除种植基地外,它还坐拥80亩产业园区、2万㎡智能工厂、5万吨年产能,更手握BRCGS、IFS、HACCP三大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中美欧有机认证+美国FDA注册等20余项全球权威认证,斩获了众多国际客户。

据东方魔力综合部主任冯玥介绍:“目前,东方魔力获得了沃尔玛、家乐福、costco、欧尚等大型超市的独家零售许可,是他们指定的魔芋食品供应商。”

不止国内,魔芋风潮正在吹向全球。

东方魔力还在美、欧、东南亚设立海外仓,将魔芋米、魔芋面、魔芋凉皮、魔芋丝结、魔芋素毛肚、魔芋素食等多个品类卖向全球。2024年东方魔力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近9%,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开源证券2023年2月研报,从市场销量方面衡量,全球魔芋销量2022年达到7.16万吨,以每年7%的速度增加;2022年中国的魔芋销量4.46万吨,增速达到18%。

如今全行业的热情得以调动,仍书写着增长的大趋势。

抢占先机,关键玩家密集落子

在刚刚过去的2025春季糖酒会现场,魔芋的身影随处可见。三养携手盐津铺子,在展会上重磅推出大魔王火爆魔芋火鸡酱味产品;被尚普咨询认证为“大块魔芋休食全国销量第一”的万良食品也以百变魔芋在展会上吸引了不少关注。

头部玩家也没闲着。

卫龙增加了魔芋产品新产线,据2024年年报,卫龙调味面制品的设计产能由上年同期的23.77万吨减至20.21万吨,蔬菜制品的设计产能则由上年同期的9.62万吨增至13万吨;这一前提下,卫龙美味调味面制品的产能利用率为65.4%,蔬菜制品的产能利用率则高达96.3%,其中增长性的差异一目了然。此外,卫龙还在2024上半年收购了一家主营魔芋原材料加工的印尼公司(BANSHANG TECHNOLOGY)100%的股权,再次为魔芋产能加码。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盐津铺子也在越南和泰国分别设立了境外全资子公司与生产基地,积极开拓东南亚及其他国际市场。

3月26日,一致魔芋也公告称,公司在建募投项目中,魔芋胶智能制造项目预计6月达产,魔芋食品项目素毛肚、魔芋食材产能分别达10000吨、15000吨。

企业真金白金的重金下注最能体现其对趋势的判断。

从需求端来说,今年是史无前例的“体重管理年”,体重管理已从个人健康上升到国家行动,6.1亿超重的成年人和儿童,将为魔芋市场提供最大的需求土壤。此外,随着减脂、提神、解压、追剧、旅行等场景的逐渐解锁,魔芋食品自带的“轻负担”优势也在不断凸显。

从产品端来说,零食、速食、功能性食品……难得一见的可塑性让魔芋的想象空间还在无限扩张。

从需求到产线,从国内到海外,头部企业加码扩产,叠加健康需求与多元场景驱动,魔芋产业的确定性未来已清晰可见——这不是一阵风,而是实打实的爆品风向标。

站心网

当代零食爱好者,尤其是减脂门徒们,谁没为魔芋动心过?从人类猫条“魔芋爽”到掀起果冻界改名运动的“蒟蒻..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