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MZ123跨境电商
作者:双木@AMZ123
全球经济继续在特朗普的“关税过山车”上颠簸前行。
AMZ123 获悉,美东时间 4 月 11 日晚,根据美国海关公告,特朗普宣布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器件、智能手机、电脑、显示模组等电子产品将不再适用于此前规定的 125%“对等关税”税率。
对此,国内外部分媒体纷纷将其报道为针对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并且还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美国对华关税有所松动的首个信号,但时隔不过两天,特朗普便打破了这一猜想。
特朗普称“关税豁免”是假新闻
美东时间 4 月 13 日晚,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发文,驳斥“关税豁免”是假新闻,称此前美国海关针对电子产品的公告并非“豁免”,这些产品仍适用于美国加征 20% 的关税税率。
在此简单回顾下 2025 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时间线:
·2 月 1 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于 2 月 4 日生效;
·3 月 4 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 10% 关税,累计总税率升至 20%;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34%“对等关税”,累计税率升至 54%;
·4 月 7 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50%“对等关税”,累计税率达 104%;
·4 月 9 日,美国决定对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提高到 125%,立即生效;
·4 月 10 日,白宫消息称,美国对中国商品实际加征的关税税率为 145%(包括 20% 额外关税和 125% 对等关税)。
综合美国海关公告及特朗普的发言,针对半导体器件、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美国减免的是 4 月 2 日 10 日累计税率达 125% 的“对等关税”,但此前宣布额外加征的 20% 关税并未豁免。
同时,特朗普还强调,没有任何国家能因为对美国不公平贸易逆差,以及非货币关税壁垒的责任而“免受惩罚”,并预告这些电子产品将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美国将在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
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在此前的发言中也透露了同一个信息——美国针对部分产品“豁免”只是“暂时措施”,未来这些产品或将归入“半导体”类别,被征收一种特殊的重点关税。
这一表态无疑再次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也让全球市场陷入了新一轮的困惑。
有卖家直言:美国针对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豁免”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缓刑”,短期为市场注入确定性、安抚行业情绪,但同时也为后续施压留下空间,埋下更多风险;还有卖家提到,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与国内经济压力迫使美国不得不阶段性妥协,但其政策核心仍是对华科技脱钩。
据了解,当地时间 4 月 12 日,特朗普称其将在当地时间 4 月 14 日公布有关半导体关税的细节。AMZ123 将持续关注后续动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税政策对于跨境电商行业(尤其是向美国出口电子产品相关产业)的影响仍呈现风雨欲来之势。而身处关税风暴的核心地带,作为消费电子出海龙头的安克创新,日前已采取了多维度应对策略。
安克创新带头涨价,中小卖家挣扎求生
AMZ123 了解到,4 月 8 日,针对关税政策变化,安克创新便已回应表示:公司紧急成立了跨部门项目组,持续跟进政策与市场动向,联动前后端制定对策。
而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安克正在通过“涨价+供应链调整”的组合拳分散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根据 SmartScout 最新发布的数据,自 4 月 3 日以来,安克创新在亚马逊美国站上销售的商品中,已有五分之一商品的售价有所上涨。其中,约 127 件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 18%,其中大部分涨价操作发生在 4 月 7 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达 104%)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安克创新的涨价并非简单转嫁成本,而是基于其品牌溢价能力的精准操作。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如其研发的便携式电源产品单价三年内提升 47%)和用户体验优化,安克创新为自己构建了“战略缓冲垫”,有效抵消了成本压力。
而其高端产品线在关税压力下仍保持增长,同样也证明了品牌溢价对成本压力的对冲能力。不过截至发稿前,安克创新和亚马逊并未对涨价一事做出回应。
另一方面,安克创新正在推进 CN+2 供应链策略,即在多个国家建立或扩展生产设施,以分散区域政策风险。并且在业务布局方面,安克近几年也在重点开拓欧洲、东南亚及澳洲等新兴市场。
可以说,安克创新的涨价本质是一场供应链韧性、技术壁垒与品牌价值的综合考验。其策略核心在于通过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通过产品创新提升议价权,最终将关税压力转化为行业洗牌中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以安克为代表的大卖们的游刃有余,部分中小卖家则暂时只能在成本转嫁与市场转移间“疲于奔命”,即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是否涨价”,二是“是否去美国化”。
从AMZ123 调查数据来看,“去美国化”的多元化市场布局正在成为加征关税后的行业走向。截至 4 月 13 日,受调的 1480 名卖家中,有 81% 的卖家已开始计划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其中 39% 的卖家意向拓展欧洲市场,仅 19% 卖家打算仍以美国市场为主。
但针对产品售价的调整,大多数卖家仍持观望态度。根据 AMZ123 的调查,截至 4 月 13 日,受调的 1741 名卖家中,有 53% 卖家尚未进行涨价,而涨价的卖家中也仅有 25% 的涨幅超过 20%。
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若将运价涨幅完全转嫁给消费者,面临的订单流失风险极高。根据 Omnisend 的最新报告,若价格上涨,近三成美国消费者将减少或停止在 Temu、速卖通等中国平台购物。
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中小卖家的产品缺乏品牌支撑,溢价空间较小,难以像安克创新等大品牌一样“说涨就涨”,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
因此,这场博弈不仅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更折射出全球贸易重构下的行业洗牌逻辑。
3
AMZ123简评
关税变动下的涨价潮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跨境电商行业的残酷分层。
安克创新等头部企业凭借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而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正被成本高压和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压缩。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场关税危机或将成为中国跨境电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转折点。未来,唯有“品牌化+全球化”双轮驱动者,方能在新贸易秩序中占据制高点。